□ 本報記者 張昊
“面對一個錯案得不到糾正,我內心無法平靜,感覺自己必須完成這樣一個使命,就是要堅定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堅定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律的尊嚴。”坐在《法制日報》記者對面的莊卓,圓臉,中等身材,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莊卓,江蘇法德永衡律師事務所律師。
莊卓所說的錯案,是一起歷經一審、二審、兩次再審,申訴時間長達13年的貪污公款案。在申訴過程中,案件當事人劉桂吉和家屬都曾產生過放棄的念頭,而作為當事人的代理律師,莊卓卻始終不氣餒,為獲得公正判決四處奔波,無償為當事人辯護、申訴,最終通過法律程序,推動了這起錯案的糾正。
辦案
“無論時間多久,過程多么曲折,我一定要想辦法還他們清白,給他們尊嚴,給法律尊嚴”
首次會見劉桂吉,給莊卓留下深刻印象:在看守所,年近60歲的劉桂吉淚流滿面,他哭訴道:“我沒有貪污公款,指控的事實是不存在的……”
那還是200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某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劉桂吉、會計徐盛東、出納劉云洪3人,被灌云縣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貪污公款30多萬元為由立案偵查。
如此數額,在當時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的灌云縣,引起了廣泛關注。
起訴書指控,1999年年底,劉桂吉、徐盛東、劉云洪3人利用中心小學為轄區(qū)各村小學代購書本之機,將31萬多元私分,其中劉桂吉、徐盛東各得9.5萬元,劉云洪得12萬多元。2000年后,劉云洪多次采用倒賬的方式沖減欠款,達到賬面平衡。
莊卓告訴記者,灌云縣某鄉(xiāng)在2000年之前,各村小學購買書本的費用都是集中交到鄉(xiāng)中心小學,由中心小學統(tǒng)一購買后發(fā)回各村小學。當時各村小學沒有錢買書本,于是就給中心小學打了欠條,中心小學的會計在做賬時,把應收賬錯記成現金收入賬。“實際上,中心小學根本沒有收到這筆錢”。
時值隆冬,為了收集證據、弄清事實,莊卓先后到各自然村調查走訪了10多位村小學會計。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位證人證明,各村小學根本沒有給中心小學錢。
一審開庭,作為劉桂吉辯護人,莊卓為其作無罪辯護。他當庭指出,起訴書中有多處事實不清。在他申請下,多位村小學會計出庭作證。
然而兩次開庭后,檢察機關撤回起訴,多名證人被追訴犯偽證罪,并追加指控劉桂吉、徐盛東、劉云洪私分代辦費、回扣費等。待檢察機關重新起訴后,兩名出庭證人推翻了此前的證言。
2005年6月,法院以貪污罪分別判處劉桂吉、徐盛東、劉云洪有期徒刑14年、13年6個月、13年。
當事人不服,上訴至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莊卓在二審辯護詞中寫道:“這個案件肯定是一個錯案,無論時間多久,過程多么曲折,我一定要想辦法還他們清白,給他們尊嚴,給法律尊嚴。”
二審法院還是維持了有罪判決,但將3人的刑期分別減少了2年到1年6個月不等。
堅持
“我不能看著法律的實施在這個案件中打折扣,因為我不僅是一名執(zhí)業(yè)律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從法律程序上講,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代理律師的工作已經完成。但莊卓說,“我不能看著法律的實施在這個案件中打折扣,因為我不僅是一名執(zhí)業(yè)律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他決定無償為劉桂吉代理申訴,還把本案的另外兩名當事人也納入無償代理范圍。
申訴無期限,每個月寄出的申訴材料大多石沉大海,沒有回音。“這時候是最難熬的。”莊卓坦言。即便如此,他始終堅持一條原則,要走正當的法律途徑維權。
在莊卓帶動下,法德永衡律所談臻、周毅、蔡鈞等律師紛紛加入,組成7人律師團,為這起錯案的糾正奔走。
7人律師團的努力最終有了結果,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申訴,審監(jiān)庭法官前后多次閱卷,約莊卓見面認真聽取他的意見,到案發(fā)地調卷走訪,并于2010年5月底,指令連云港中院再審。
再審尚未開庭,劉桂吉、徐盛東、劉云洪3人分別于2011年、2012年、2013年獲得假釋或刑滿釋放。
再審開庭前,7人律師團反復進行“沙盤推演”,做足準備工作。
2013年5月,連云港中院作出再審判決,采納了3名當事人共同貪污31萬多元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辯護意見。但認定3人私分代辦費、回扣費等行為構成貪污,據此仍作出有罪判決,改判劉桂吉免予刑事處罰、徐盛東有期徒刑兩年,劉云洪有期徒刑一年。
莊卓不甘心。“這些指控存在金額未達立案標準、款項早已退給紀委、超過追訴時效和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等情況。”他說,當時這個結論不符合法治精神,不利于維護法治的威信和尊嚴。
2016年年底,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在南京設立。2017年元旦剛過,莊卓便聯系劉桂吉的家人到三巡遞交申訴材料。三巡工作人員聽取情況后,收下材料,不久后指令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
再審開庭,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向法庭建議改判3人無罪,莊卓等律師的無罪辯護意見被法庭全部采納。2018年10月底,法院宣告3名當事人無罪。
至此,13年的不懈努力,最終開花結果。
價值
“法庭上控辯雙方交鋒越激烈,越能體現出律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膽識。過程越艱難,帶來的成就感越強”
在法德永衡律所的辦公室,劉桂吉摘下帽子,露出毛發(fā)稀疏的頭頂,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說到關鍵之處,他總是習慣性地往前探身。當拿出判決書,說到無罪判決的情形時,他忍不住老淚縱橫。
劉桂吉坦言,他對律師的信任也是逐漸建立起來的。從看到莊卓在法庭上為自己據理力爭,到每次會見他都會提醒自己要注意身體,安撫情緒,漸漸地,他越來越信任律師,也越來越堅信法律會還他一個公道。
“莊卓和幾位律師幫了我們這么多,始終沒有放棄,我們自己就更不能放棄了。”劉桂吉的兒子劉師說。
3名當事人及其家屬都切身感受到,在推動本案糾正過程中,莊卓及其同事們不僅堅守對法治的信仰,也展現出了高水平的專業(yè)素養(yǎng),比如7人律師團中的任忠敏,曾是江蘇省十佳公訴人,轉行做律師后專攻刑事辯護。
在厚厚的一摞案卷中,記者注意到,有一沓案卷貼了很多彩色便簽,很多折頁角上標注著數字。原來,是7人律師團中有著豐富刑事辦案經驗的蔡鈞,為在法庭辯論中迅速找到對應的內容作了標記。
作為一名刑辯律師,莊卓代理案件從不以案情大小為標準,而是傾向于律師作用的發(fā)揮,“法庭上控辯雙方交鋒越激烈,越能體現出律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膽識。過程越艱難,帶來的成就感越強”。
“面對原審判決的錯誤認定,莊卓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名律師、一名法律工作者,他積極勸說、引導當事人在法律框架內、按照法律程序申訴,沒有出現超越甚至破壞法律程序的情形。”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王君悅介紹說。
王君悅說,本案得以糾正,也與法治建設過程中,律師執(zhí)業(yè)環(huán)境不斷改善息息相關,律師閱卷、會見等工作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辦案機關更加主動聽取律師意見,有力推動了司法公正,維護了司法權威。
傳承
“律師前輩們對新人講的最多的,是職業(yè)操守和認真辦案,并用實際行動踐行這種責任和擔當”
在莊卓家中,客廳的電視機旁擺放著一張全家福,照片正中坐著莊卓的父親。莊卓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他父親也是一名律師,小時候,父親就經常對他說,做律師就要為老百姓說話,為弱者撐腰。
說話間,莊卓的愛人拿出一本莊卓父親寫的書遞給記者,書名為《我為弱者打官司》。
受父親影響,莊卓勵志用法律武器為老百姓代言。近年來,他做無罪辯護成功的案例不止這一起。
這種精神品格,與法德永衡律所不謀而合。
法德永衡律所是一所老牌本土律所,由法德律師事務所和永衡律師事務所合并而來,兩個律所的前身分別是南京市第一律師事務所和南京市第二律師事務所,是我國恢復律師制度后第一批設立的律師事務所。
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守住社會公平正義,是法德永衡律所不變的追求。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對日索賠第一案——夏淑琴“名譽侵權案”,訴訟從中國南京打到日本東京,歷經10年,最終獲得勝訴。而這起案件的公益代理律師之一,便是法德永衡律師事務所主任談臻。
莊卓是2000年加入法德永衡律所的,當時所里有不少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律師。莊卓說,“這些前輩對新人講的最多的,是職業(yè)操守和認真辦案,并用實際行動踐行這種責任和擔當。”
2019年新年伊始,法德永衡事務所又合并了近百人的東恒律師事務所。莊卓目前擔任法德永衡律所副主任。
規(guī)模擴大,身份轉變,精神品格始終未變。
南方適合養(yǎng)綠植,莊卓辦公室的窗臺上一盆水仙開得正好,這是莊卓的最愛,因為冰清玉潔。
“律所,人是核心。”莊卓說,法德永衡所堅持傳幫帶,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讓一代代新人傳承對公平正義的追求、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責任感,以及律師的膽識和擔當。
“在糾正劉桂吉等人的錯案中,莊卓等幾位律師用10多年的堅守,展現出黨員律師過硬的職業(yè)素質、職業(yè)操守和職業(yè)精神。”王君悅評價說,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律師隊伍快速發(fā)展,正需要法德永衡這樣的律所、莊卓這樣的律師,為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創(chuàng)造規(guī)范有序的法治環(huán)境發(fā)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