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福州6月20日電 (葉秋云)19日下午,“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暨《家園》雜志新書發(fā)布會在福建省永泰縣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蓋洋三對厝(祥園厝)舉行。活動上,哈佛大學教授宋怡明獲頒發(fā)“榮譽村民”證書。
三對厝建筑群位于永泰縣蓋洋鄉(xiāng)蓋洋村,由鄭汝訓、鄭汝器、鄭汝祥三兄弟于清道光年間建造,分別為慶園厝、祥園厝、隆園厝,民間亦稱鱟型、蟹型、牛型,共占地約12000平方米,主體結構保存良好,內部石雕、木雕、灰塑、彩繪十分精美。三對厝所在的蓋洋村為中國傳統(tǒng)村落。
廈門大學團隊自2016年開始,多次前往三對厝開展田野調查,普查整理了來自當?shù)剜嵤霞易?戶人家保存的4000余份歷史文獻。解讀這些歷史文獻,可以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清代以來閩中山區(qū)的家族經濟結構與經營方式,也從側面還原了三對厝建造前的經濟積累過程。
2020年廈門大學出版的《莊寨密碼·永泰文書與山區(qū)開發(fā)史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永泰文書”為題的學術研究成果。該書分九個章節(jié),蓋洋文書占據(jù)了三大章節(jié),分別為《珠峰謝氏家族與欽察寨》(卓競)、《蓋洋鄭氏家族與“三對厝”》(顧浩)、《蓋洋碓頭村的聚落形態(tài)與族群聯(lián)盟》(周煜翔),占比全書章節(jié)的三分之一。
永泰縣政協(xié)副主席、永泰縣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培奮表示,《莊寨密碼·永泰文書與山區(qū)開發(fā)史研究》一書的出版讓讀者得以從微觀視角去理解時代的變遷。
2023年8月26日至8月31日,由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策劃發(fā)起的“民間文獻與區(qū)域史研究暑期學校暨兩岸學堂”在永泰舉辦。應永泰縣邀請,《家園》雜志社副主編許靈怡一行隨行跟蹤采訪,結集出版《永泰文書·當歷史回歸田野》???。
時值哈佛燕京學社培訓班“中國地方史研究的新資料與新路徑研習營”在永泰縣嵩口古鎮(zhèn)舉行期間,該訓練營匯聚了來自福建、湖北、臺灣、香港等地,以及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20多所知名高校近50位師生參與。
19日下午,永泰縣在蓋洋三對厝舉辦“歷史回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暨《家園》雜志新書發(fā)布會,與該訓練營活動同期進行。張培奮說,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廣永泰文書價值,吸引更多社會力量、熱心人士參與到永泰文書保護與挖掘工作中來,讓永泰文書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知名學者頒發(fā)“榮譽村民”證書是永泰縣“引智引才”工作的創(chuàng)舉。2018年,永泰縣就曾為“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頒發(fā)過“榮譽村民”證書、并聘請他擔任永泰縣鄉(xiāng)村振興研究院顧問。
據(jù)介紹,哈佛大學宋怡明教授在研究永泰文書過程中,提出“契約即產權”“以現(xiàn)代技術構建永泰文書信息生態(tài)”“將永泰文書作為高校學生的學術訓練場”等學術主張。他還不遺余力在國內多所高校開講永泰文書,甚至還早早把永泰文書搬進哈佛大學研究生課堂。
張培奮透露,此次為哈佛大學宋怡明教授頒發(fā)“榮譽村民”證書,也是有感于宋怡明教授多年來始終扎根永泰文書研究,持續(xù)闡釋永泰文書價值,極大提高了永泰文書研究的學界影響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