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車站設免費充電插座不應那么難
■ 觀察家
公共場所設置充電設施,解決的是人們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需求。
春運期間,一個常被忽視的小細節(jié)被公眾注意到。近日,南京南站一名返程旅客反映,自己要給電腦充電,卻發(fā)現(xiàn)高鐵站候車大廳里沒有插座。車站回應稱,為了消防安全,大廳里沒有插座。然而,乘客獲悉商務候車區(qū)可以充電,進1次收費100元。
1月19日,鐵路南京站官方微博稱,目前,車站在A3、B20候車區(qū)擺放了208臺充電座椅,座椅上設有多種型號手機充電線和USB接口,同時在各候車區(qū)共設有40臺智能手機充電平臺,供旅客應急充電使用。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充電”確實是人們生活工作中的小痛點。隨著手機深度嵌入生活,它不僅作為通信工具而存在,更與衣食住行等幾乎所有生活場景密切綁定,甚至有人將其比喻成人身體器官的一部分。而像南京這位旅客一樣,即便踏上春運旅途,還要隨時使用筆記本電腦處理工作任務,也是現(xiàn)代“打工人”的常態(tài)。
手機、電腦沒有電就會變成“磚”,充電已成為現(xiàn)代人像吃飯、睡覺一樣的剛需。毫不夸張地說,公共場所設置充電設施,就像設置公共衛(wèi)生間一樣有必要,其解決的是人們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需求。
但是,在人們的實際體驗里,公共場所充電仍不方便。誠然,有些車站提供收費充電寶,但這屬于第三方營利性服務,也不適用于電腦充電。至于允許旅客在收費不算低的商務候車區(qū)充電,更讓人感到不是滋味。充電那么簡單而必要的事兒,憑什么要花錢進“高價區(qū)”才配擁有?
實際上,并非所有車站都不允許旅客充電,有的高鐵站就會設置帶有充電插座的候車區(qū)。至于機場航站樓,能充電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至于車站最初從“消防安全”出發(fā)的回應,看似有理有據(jù),但并非阻礙問題解決的理由。即便一些車站在最初設計時未能充分考慮充電需求,但這完全是可以彌補的。電子設備并非大功率電器,正常充電不至于導致消防隱患。再說了,車站里到處都是用電設備,也沒必要單單把旅客充電需求排除在外。
好在涉事車站及時采納了旅客意見,隨后便在候車大廳添加了臨時充電的座椅和設施。
需明確的是,當旅客購買車票以后,就已經為旅程中必要的公共服務埋了單。從踏入車站的一刻起,旅客就是被服務的對象。隨著現(xiàn)代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運輸部門不應滿足于將旅客“送達”,而要致力于滿足旅客合理需求,這是提高運輸質量的題中應有之義。而在春運時刻,面對大客流的挑戰(zhàn),車站服務無疑需經受更加嚴格的審視。
□王鐘的(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