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7日電 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這份白皮書,記錄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分享中國疫情防控和醫(yī)療救治的有效做法,介紹中國人民歷經疫情磨難的感受和體會,傳遞團結合作、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下面,我們用白皮書中的50句話帶你回顧那段艱苦卓絕,值得永遠銘記的戰(zhàn)疫歷程。
【疫情面前 生命至上:31省份新冠肺炎治愈率94.3% 】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
2、中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決心,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鏈條。
3、中國本著依法、公開、透明、負責任態(tài)度,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4、中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的決定性成果。
5、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301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
資料圖:2月7日晚,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開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輕癥病人。醫(yī)護人員在進入病區(qū)前加油鼓勁。 安源 攝
【艱辛歷程,五階段回顧中國抗疫】
6、中國抗疫第一階段:迅即應對突發(fā)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漢市監(jiān)測發(fā)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國第一時間報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動,開展病因學和流行病學調查。
7、中國抗疫第二階段: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中國采取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一招,堅決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全面打響。
8、中國抗疫第三階段:本土新增病例數逐步下降至個位數(2月21日至3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有序復工復產重大決策。
9、中國抗疫第四階段:取得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決定性成果(3月18日至4月28日)以武漢市為主戰(zhàn)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漢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10、中國抗疫第五階段: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4月29日以來)境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fā)狀態(tài),局部地區(qū)出現散發(fā)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輸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
11、關閉離漢通道期間,武漢對全市421萬戶居民集中開展兩輪拉網式排查。
12、截至5月31日,全國累計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74萬余人。
13、先后制修訂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3版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2版輕型、普通型管理規(guī)范,2版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方案,1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
14、對重癥患者,調集最優(yōu)秀的醫(y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救治,大幅度降低病亡率。
15、截至5月31日,全國共采集恢復期血漿2765人次,1689人次患者接受恢復期血漿治療,取得較好治療效果。
16、武漢16家方艙醫(yī)院累計收治患者1.2萬余人,累計治愈出院8000余人、轉院3500余人,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17、中醫(y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占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y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
18、截至5月31日,全國確診住院患者結算人數5.8萬人次,總醫(yī)療費用13.5億元,確診患者人均醫(yī)療費用約2.3萬元。
19、疫情發(fā)生以來,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癥老年患者是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的。
20、目前,已有4種滅活疫苗和1種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總體研發(fā)進度與國外持平,部分技術路線進展處于國際領先。
21、駐外使領館盡力履行領事保護職能,通過各種渠道宣介疫情防護知識,向留學生發(fā)放100多萬份“健康包”。
22、截至5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舉行新聞發(fā)布會161場,邀請50多個部門490余人次出席發(fā)布會,回答中外媒體1400多個提問。
【守望相助 同舟共濟:14億中國人民都是偉大戰(zhàn)士】
23、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國共調集346支國家醫(yī)療隊、4.26萬名醫(yī)務人員、900多名公共衛(wèi)生人員馳援湖北。
24、人民解放軍派出4000多名醫(yī)務人員支援湖北,承擔火神山醫(yī)院等3家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療救治任務,空軍出動運輸機緊急運送醫(yī)療物資。
25、從全國調集4萬名建設者和幾千臺機械設備,僅用10天建成有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yī)院,僅用12天建成有16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yī)院。
26、截至5月31日,累計接受社會捐贈資金約389.3億元、物資約9.9億件,累計撥付捐款資金約328.3億元、物資約9.4億件。
27、1月27日至3月19日,全國通過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運輸方式向湖北地區(qū)運送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92.88萬噸。
28、疫情大考下,在交通管制、全民居家隔離等嚴格管控措施的情況下,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水、電、燃氣、通信不停,生活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
29、醫(yī)務工作者與病毒直面戰(zhàn)斗,承受難以想象的身體和心理壓力,付出巨大犧牲,2000多人確診感染,幾十人以身殉職。
30、400萬名社區(qū)工作者奮戰(zhàn)在全國65萬個城鄉(xiāng)社區(qū)中。
31、公安民警及輔警駐守醫(yī)院、轉運病人、街道巡邏、維護秩序,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勇挑重擔,130多人犧牲在工作崗位。
32、截至5月31日,全國參與疫情防控的注冊志愿者達到881萬人,志愿服務項目超過46萬個,記錄志愿服務時間超過2.9億小時。
33、14億中國人民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zhàn)士。
34、密集制定出臺多項政策,為企業(yè)特別是中小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實施減費降稅,增加財政補貼,加大金融支持,減負穩(wěn)崗擴就業(yè),優(yōu)化政府服務。
35、截至5月31日,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學部分學段均已開學,共有1.63億學生(含幼兒園)返校。
36、中國經濟運行加快回歸常態(tài),經濟活力正在快速釋放。
37、中國社會正在恢復往常熱鬧景象,人氣日益回暖,消費逐步復蘇。
4月5日,中國政府赴菲律賓抗疫醫(yī)療專家組一行12人,乘坐由廈門航空執(zhí)飛的包機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同機運抵的還有12噸中國援菲抗疫物資。當天,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菲律賓外長洛欽在馬尼拉國際機場出席簡短的迎接和物資交接儀式。圖為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后右四)與醫(yī)療專家組合影留念。 中新社發(fā) 中國駐菲律賓使館 供圖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全球戰(zhàn)疫中的中國擔當】
38、截至5月31日,中國共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yī)療專家組,已經或正在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
39、3月1日至5月31日,中國向200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防疫物資,其中,口罩706億只,防護服3.4億套,護目鏡1.15億個,呼吸機9.67萬臺,檢測試劑盒2.25億人份,紅外線測溫儀4029萬臺。
40、中國政府始終關心在華外國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于感染新冠肺炎的外國人士一視同仁及時進行救治。
41、全球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個國際和地區(qū)組織負責人以及300多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向中國領導人來函致電、發(fā)表聲明表示慰問支持。
42、中國愿同各國包括美國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zhàn),特別是在疫苗和特效藥的研發(fā)、生產和分發(fā)上開展合作,為阻斷病毒傳播作出應有貢獻。
43、全球化發(fā)展大勢沒有改變,搞“脫鉤”“筑墻”“去全球化”,既割裂全球也難以自保。
44、中國將繼續(xù)向國際市場供應防疫物資、原料藥、生活必需品等產品,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積極擴大進口,擴大對外投資,為各國抗擊疫情、穩(wěn)定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45、中國積極參與并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已宣布77個有關發(fā)展中國家暫停債務償還。
46、中國是病毒受害國,也是全球抗疫貢獻國,應該得到公正對待而不是責難。
47、通過轉嫁責任掩蓋自身問題,既不負責任也不道德,中國絕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要求。
48、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源于中國人民的古道熱腸,源于對其他國家人民遭受疫情苦難的感同身受,源于面對災難同舟共濟的人道主義精神,源于大國的責任和擔當,絕非輸出中國模式,更不是為謀求所謂地緣政治利益。
49、中國主張,為人類發(fā)展計、為子孫后代謀,各國應立即行動起來,采取斷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病毒對人類的現實和潛在威脅。
50、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