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請放心】武警憑祥中隊:友誼關下守門人
央廣網憑祥9月9日消息(記者王子衿)木棉枝干舒展,花紅如血,氣勢雄壯,即使環(huán)境惡劣也能頑強生長,被稱為“英雄花”。清人陳恭尹曾在其《木棉花歌》中稱木棉花“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在武警廣西總隊崇左支隊執(zhí)勤大隊憑祥中隊,木棉這一“英雄花”也是該隊的隊花。正如該中隊的隊歌《南疆國門衛(wèi)士之歌》所唱,“巍巍雄關木棉綻放,這是紅八軍的故鄉(xiāng)。國旗飄揚軍歌嘹亮,南疆衛(wèi)士戍守邊防。”
圖為憑祥中隊官兵在巡邏途中(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憑祥市與越南諒山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擁有一類口岸2個,邊民互市貿易點7個,邊境便道180余條,是我國面向東盟的陸路大通道和“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
憑祥中隊駐守在“祖國南大門”,與越南直線距離不足6公里。68年來,一茬茬官兵扎根南疆、熱愛南疆、奉獻南疆,成為矗立在邊境線上,守護改革開放門戶、維護邊境安全穩(wěn)定的“南疆國門衛(wèi)士”。
圖為憑祥中隊官兵戍守祖國南疆國門(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戍守祖國南大門,他們練就了過硬的本領。
近日,記者跟隨“祖國,請放心”網絡名人進軍營暨網絡媒體國防行活動走進憑祥中隊營區(qū)時注意到,一個石雕的大棋盤上,僅剩的14顆棋子定格在棋盤中,雙方的卒子已經逼到了“將軍”的位置,標志著生死之戰(zhàn)已到了最后關頭。
而在營區(qū)內,“入伍的初心丟了嗎?父母的期盼忘了嗎?組織的關懷記得嗎?打贏的本領過硬嗎?”四句話非常醒目。
圖為憑祥中隊外景(央廣網發(fā) 憑祥中隊供圖)
“因為官兵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經過這里,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四句話,希望他們能夠經常反省自己,起到教育作用。”憑祥中隊原指導員鄧義強告訴記者。
據其介紹,設計這四句話是希望官兵能夠記住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的初心,不要忘記父母對自己的期盼和組織對自己的關懷與照顧。同時,為了更好地戍守祖國南大門,中隊還必須矢志不渝練就過硬本領。
地處邊境,憑祥市繁榮祥和的背后,有著常人不了解的驚心動魄。據憑祥中隊指導員羅宇星介紹,近年來,中隊先后圓滿完成“4·20”捕殲跨國毒梟戰(zhàn)斗等反恐處突任務80余起,抓獲犯罪分子380余人,被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贊譽為“南疆國門反恐利劍。”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讓憑祥中隊多了份“守門人”的責任感。在這里,每晚點名時,“憑祥中隊”都是第一名“戰(zhàn)士”,全體官兵集體答“到”后,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個人點名環(huán)節(jié)。多年先進單位、標兵中隊的榮譽感讓這里的官兵更有“沖勁”。
憑祥中隊戰(zhàn)士桂志坤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和戰(zhàn)友的一次“疼痛轉移”經歷。
在2016年的一次大比武中,桂志坤和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退伍的原班長鐘德港腳部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而最后一個考核課目為五公里負重長跑,當時的身體狀況已經基本不能參加長跑。
由于不想因傷痛落下比賽,兩人決定試試以前曾聽過的“疼痛轉移法”,通過針扎手臂轉移腳上的疼痛。從一開始的不忍下手,再到后來互相“下狠手”跑到終點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桂志坤對當時的場景仍然記憶猶新。
“跑到終點的時候,我們的衣服已經因為針扎后流血撕不下來了,班長躺在地上就開始吐白沫。”桂志坤告訴記者。
圖為桂志坤指導戰(zhàn)士訓練(央廣網記者王子衿攝)
扎根祖國南疆,他們讓愛民之花在邊陲綻放。
始建于漢代的友誼關,是中國古代九大名關之一,也是中越邊境上最重要的關防。
穿過關樓底層的拱形城門,記者跟隨憑祥中隊巡邏隊來到中越邊境零公里處。這里是中國與東盟商品貿易的交匯點,邊民來來往往,一片祥和安寧。
圖為憑祥中隊在友誼關巡邏 (央廣網發(fā) 憑祥中隊供圖)
友誼關下守護好祖國的南大門之外,憑祥中隊與駐地也建立起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與面對任務和訓練時的嚴肅不同,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憑祥中隊中隊長齊望萬談起中隊資助的兩名憑祥中學的學生名列前茅的成績時,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幼時因家庭變故主動放棄上大學機會的齊望萬深知讀書的重要性,也一直都不能忘記得知自己提干讀軍校時,父親欣喜的樣子。
為了讓一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錯失繼續(xù)深造的機會,齊望萬在中隊原有的捐資助學的基礎上將其形成長效機制,倡議中隊官兵資助當地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直到他們考上大學為止。近年來,該中隊已先后資助了3萬余元幫助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
采訪中,齊望萬還向記者講述了李大爺與中隊的深厚情誼。
一次在崗樓查哨時,齊望萬發(fā)現當地居民李大爺和李大娘準備打地基建房子,了解情況后,齊望萬發(fā)動官兵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搬磚瓦,還叫水電工接通了水電。為了讓他們有經濟來源,中隊還幫助兩位老人搭建了雞舍豬圈,免費幫他們提供雞苗和小豬苗。
2018年12月,李大爺因身患癌癥去世,彌留之際仍囑咐家人將自己葬在中隊附近的山腳下,這樣可以天天看見部隊。
這樣擁軍愛民的故事,齊望萬如數家珍。
圖為憑祥中隊官兵參與救援活動(央廣網發(fā) 憑祥中隊供圖)
據悉,憑祥中隊先后獲得了“民族團結先進集體”“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稱號,齊望萬也于2018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其實我們就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對榮譽,齊望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