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每人拆一面墻帶回家
我們宿舍墻更值得記住的,還是在四年里自然蔓延、越來越稠密的回憶,以及一些未完待續(xù)的故事。時光溜走,曾經(jīng)的明亮與黯淡,都會因為我們長大而成為一種可愛。
--------------------------
大學畢業(yè)前,當我們忙著打包行李、轉(zhuǎn)手舊物時,宿管阿姨忽然在樓下寫通知:學生離校不得晚于某月某日。在那之后,所有宿舍會被徹底清空,重新粉刷墻面。
室友和我看到了這行字,心情都有點悵然。我們最舍不得的大學宿舍記憶,就是那幾面墻了。然而,這反而是會消失最快的痕跡。室友開玩笑說,可不可以每人拆一面墻,打包帶走?
墻,是集合我們4個人共同精神的載體。還記得大學第一天,我們4個初來乍到,尷尬地坐在各自椅子上呵呵傻笑,還不知道應該怎么開啟新話題。琪琪率先提議,不如集體去校園超市采購,把宿舍布置起來。
第一次采購尚無太多奇思妙想,我們首先買的是一塊裝飾得特別有少女感的磁性白板,掛在進門左手邊的墻上,一致決定用其書寫每天集體必做的重要事項:交論文DDL、考試時間、班車車次、學生會活動等。
往后的生活證明,這塊白板還是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功能。但是,一年365個日日夜夜里,豐富這塊白板的內(nèi)容,大多數(shù)并不是緊張自律的“好學生時間表”,而是手忙腳亂的狼狽提醒或吐槽。例如考試前鬼哭狼嚎的臉、“不減肥,毋寧死”的加粗標語,又或者是手機無法替代的信息傳播——每個要上“早八”課的日子,貪睡的琪琪總是掐點奔到教室,趕不上吃早餐。我們臨走前無奈地聽她哼哼“一分鐘后就起”,然后在白板上寫“早餐在我們手上,你速來上課”。
當然,那塊每天“閱后即擦”的白板,只是最初級的宿舍裝飾物。時光漸長,越來越精巧的心思,在宿舍四面原本空空蕩蕩的白墻上生長出來。
小荷頗為講究生活情調(diào),時不時拉我們坐地鐵去一趟宜家,入手一些溫馨的臥室裝飾品。小荷在宿舍墻上掛過如膠卷般長長垂掛的相冊,也在靠陽臺墻壁上釘過小木架,擺上一排小花小草。
過于精致的作風,讓前來串門的其他宿舍同學都會大呼小叫一番。小荷則教育她們:“花這點住宿費就能住上市場價每平方米10萬元的房間,當然要好好珍惜了,布置漂亮才能活得舒心!”
而我們宿舍墻更值得記住的,還是在4年里自然蔓延、越來越稠密的回憶,以及一些未完待續(xù)的故事。時光溜走,曾經(jīng)的明亮與黯淡,都會因為我們的長大而成為一種可愛。
中學時代就是繪畫高手的大林,剛上大一時,就在她床鋪那面墻上畫了一幅很大的手繪中國地圖。不過這幅手繪地圖最初不是為宿舍裝飾而畫的,動機非常浪漫。
大林和男友是高中同學,在相隔千里的兩座城市讀大學。大林就用地圖安放這段異地戀的進度條。地圖上不僅有各自的城市,還特別標注了她倆假期一起旅行經(jīng)歷過的風景。我們這3個“單身狗”走過大林的那面墻,都要感慨這把“狗糧”殺傷力太大了。
但之后的故事很遺憾,大二時,大林的男友忽然提出結(jié)束這段感情。那天大林下課獨自一人回到宿舍,簡單拿了兩件衣服就坐高鐵回家了,再次出現(xiàn)在宿舍是一星期以后。
面對失戀的大林,除了陪伴和安慰,小荷還想出一個主意:將大林手繪在墻上的地圖,改造成我們宿舍的“流浪地圖”。這張圖不再屬于一段傷感的往事,而是被4個姐妹的共同回憶取而代之。
我和小荷都是熱衷于利用每個假期到處旅行的“阿浪”,我們倆去一座新城市游玩,都會在當?shù)丶囊粡埫餍牌厮奚?mdash;—收件人是宿舍4個人的名字。所有寄到的明信片,一張張都被貼在手繪地圖上。攢得多了,感覺這張地圖很像是一間“旅行雜貨鋪”。每張明信片背面各自寫著零碎的感言,正面看過去,花花綠綠的景致拼湊在一起,便會覺得這4年真的很賺了,有我的此刻,有你的遠方,人生經(jīng)驗值MAX。
在某一次旅行時,店主說可以幫我存著,寄給未來。于是我寫了一張,寄到屬于畢業(yè)的6月。
畢業(yè)的時刻到來了。
我們4個這才意識到,過去在墻面上多深情多投入,現(xiàn)在的舍棄就會有多虐。畢竟,都帶不走啊!門口的白板,被反復寫反復擦了4年,最終停留在“畢業(yè)快樂”的字幕上;溫馨文藝的小裝飾都被取下塞進行李箱,或者轉(zhuǎn)手賣給學弟學妹;我當初“寄給未來”的明信片如期而至,可是剛剛貼上手繪地圖就又要摘下來。
所有明信片,我們4人分掉留作紀念。而那張地圖,兩星期后會被學校統(tǒng)一粉刷掉,蹤跡全無。
憂傷之際,琪琪說:“難過啥?我們的回憶,也覆蓋在前人的回憶之上啊,歷史車輪滾滾而來無法阻擋!”這倒也是,沒有人一直是20歲,但永遠有人是20歲,重復著我們的喜怒哀樂,然后戀戀不舍地被抹去。
海梧 來源:中國青年報